Hot News

「新居屋」售價與供樓能力掛鉤 @ 2011-10-12T13: Back Hot News
Keyword:新居屋 施政
Concept: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本報獲悉,特首曾蔭權後天發表的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將會宣布推出每年數千個的「新居屋」計畫。新計畫將改變舊居屋以市值折扣厘定售價的方式,改為鎖定受資助巿民的家庭入息介乎一萬六至三萬元,並以他們的供款能力定價,每月供款占入息比例不超過四成;而新居屋轉讓時的補地價亦不以巿價計算,而以購入時的地價折讓計算,使新居屋業主能享受地價升值的利益。消息透露,現有舊居屋轉讓的補地價安排,亦會有新的調整。
施政報告:新居屋予月入3萬下首置人士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謝雅寶)行政長官曾蔭權將於下周三發表《施政報告》。有消息指,政府將會宣布「新居屋」計劃,並調整居屋白表入息上限,由2.7萬元調高至3萬元,又打算把興建計劃移交房協負責,房委會只擔當監管角色。消息人士表示,新居屋旨在協助有需要市民置業,每年提供單位數量約數千個。
每次施政報告出台前,特區政府總喜歡透過媒體或親建制人士吹風,一來是看看相關內容是否獲接受,二來,希望消息事前張揚,即使內容不被接受,但到正式宣布日也消化了,不致被批評得太厲害。日前,特區政府透過媒體放風,施政報告將建議興建「新居屋」,但「由於土地難尋」,所以要三、四年才能建成;同時由於房委會有關興建居屋的部門已經解散,所以不會由房委會去處理,可能由房協處理。這兩種講法,均顯示曾蔭權並沒有誠意去解決港人居住問題,「土地難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土地拿出來拍賣,能賣給發展商蓋豪宅,為何不能用來蓋居屋呢?而房委會的問題,更顯示政府思維傾向大財團。「復建居屋」的聲音前兩年已出現,房委會內重組此部門,有那麼困難嗎?為何要等到最後的施政報告,才提出這個問題?
【新報訊】雖然即將公布的《施政報告》有望將會推出新居屋計劃,但是本地的地產股並未受到復建居屋的負面影響而上升。
近期有報道稱,政府將於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公布復建居屋,計劃每年興建五千個居屋單位,傾向由私人參建或房協負責,對象為沒資格申請公屋、但又未符合「置安心」計劃入息下限的家庭。當局亦擬為新居屋提供較大的折扣率,並為買家提供最高九成五的按揭保證,但不會設立回購機制。
施政報告長者食住行有得慳、新居屋雙重優惠、唐英年狂擦老江鞋,成為本港報章頭條新聞。
︰10/10/2011 09:26 【施政前瞻】消息指新居屋以供款能力定價,調整補地價方式
即使明白房屋問題是民怨的根源,曾蔭權仍拒絕表明會在施政報告宣布復建居屋,只說已聽取市民及立法會議員意見,但強調房屋政策不可朝令夕改,要詳細考慮才能令將來的樓價及地價穩定。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曾蔭權此舉是為施政報告推出新居屋政策「打定底」,屆時「U-Turn也沒有那麼難看」。
出租信箱報名校兼扮同住、李澤楷王維基挖空六嬸、煲呔最後《施政》研推「新居屋」,成為本港報章頭條。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