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2025中國為全球最大貿易國 @ 2011-10-12T01: Back Hot News
Keyword:貿易 匯豐 最大 中國
Concept:
中國到2025年仍將是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貿易總額將從2010年的1.1萬億美元增至超過2萬億美元。受大宗商品和制造業貿易增長推動,到2025年中國在世界貿易中所占比例將達到13%,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
此外,根據新設的季度報告匯豐貿易預測,中國有可能在2025年或之前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貿易額最大的國家,占環球貿易額13%。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國際業務總監慕華泰表示:「中國的『十二五』規劃致力於將經濟發展轉型成更可持續和環保的發展模式。作為中國最大的外資銀行,匯豐希望通過為海外企業提供有關中國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的第一手資料,以及全面的金融服務,幫助海外企業更好地在中國實現業務增長。我們預計,匯豐所服務的來華投資的海外企業客戶,以及來自這一塊的業務量也將在未來5年得到進一步增長。」
「全球經濟依然存在不確定性,但中國經濟大幅下滑的風險非常有限。」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常務總監、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兼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近日在上海表示。他還認為,鑒於中國通脹壓力緩解和貿易順差收窄,未來人民幣升值步伐料將放緩。
印度卡納拉銀行資金部主管劉樹星對本報記者表示,人民幣貸款的最大優勢之一為可以用款項直接用於購買中國機械的貿易結算,而匯率風險是中印貿易企業所承擔的重大損失之一。
匯豐銀行本月中公布的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已經超越法國,成為全球第 3 大瑞士手表進口國;而整年度中國更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奢侈品需求最大的國家。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北京願意幫助歐洲這個最大貿易伙伴,但歐洲必須防止危機蔓延。“現在我們需要留意的是,防止主權債務危機進一步蔓延和擴展。”中國國有媒體報導稱,歐盟應該意識到,中國幫助歐洲應對債務危機時,應給予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
    調查報告稱,在2008-200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期間,中國的出口曾創下至少32年來的最大跌幅;眼下歐美國家正在努力避免再次陷入衰退,需求持續下滑,中國或將無法依賴貿易實現增長,中國未來的領導階層面臨著應對經濟增速回落的任務。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雙雙指出,穩定物價、抑制通膨為當前首要任務,投資人擔憂中國官方緊縮政策,加以來自美歐的出口需求減弱,將沖擊中國經濟成長趨緩並侵蝕企業獲利,拖累陸股下跌至14個月低點,滬深300指數十大類股除能源股外其余全數收黑。標准普爾表示中國地產商面臨日益嚴峻的信貸環境、媒體報導重慶市將自十月起開征存量房房產稅,投資人對於地產開發商融資成本上升、銷售可能下滑的擔憂最為明顯,沖擊保利、萬科等地產類股下挫,江西銅業、中國鋁業等股跌幅則進一步加重,壓抑原物料類股周線挫跌5.19%,跌幅居十大類股之冠。港股也呈現下跌走勢,地產類股隨內地股市走跌,於港股部份仍為表現最弱的類股群,匯豐、渣打等歐系銀行股與中國工商銀行等內地銀行股周線也都下跌,中國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類股表現較佳,周線呈現收紅格局。台股周線收紅,主要受惠於百貨貿易、觀光、水泥塑膠等傳產類股與金融類股漲勢所帶動,尤其中國即將進入十一長假,相關消費題材發酵帶動百貨貿易類股周線揚升8.09%,漲幅高居各類股之冠,電子類股則以半導體類股與通信網路類股表現較佳。總計過去一周上證綜合指數下跌3.04%,香港恆生指數下跌0.79%,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下跌1.75%,台灣加權股價指數上漲2.55%。(彭博資訊統計至9/30)
中國經濟基本面可能惡化成為現在市場的最大威脅,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在過去幾個月均低於50,暗示工業活動可能持續放緩,加之中國用電量、銅進口量以及樓市交易量等領域都出現顯著下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趨向暗淡,高利貸鏈條斷裂、外貿出口下滑等現象都在提示市場注意著陸風險。
下跌的原因,一部分是受到中國9月匯豐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比前值低。8月份指數為49.9,而9月只有49.4,50以下代表制造業處於收縮的階段。由於中國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國家,因此投資者憂慮澳洲經濟會受到打擊。
惟匯豐中國九月份制造業PMI數據預覽較八月份之49.9下滑至49.4,投資人對於美國經濟前景存有疑慮之際,中國經濟數據不佳更影響投資信心,加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政府將繼續采取措施遏制通膨、中國70大城市八月份新建住宅價格全面上揚,投資人對於官方緊縮政策的擔憂籠罩市場,沖擊陸股周線收黑,中國水利水電IPO案可能引發資金排擠效應的擔憂也沖擊市場買氣,滬深300指數十大類股除通訊服務與能源類股外,其余均呈現收黑。惟相對其余亞股而言,陸股跌勢頗為收斂,主要反應周初美國經濟諮商會公布中國七月份領先指標按月成長0.6%,鼓舞陸股一度在逢低承接買盤帶動下走強。港股周線跌幅居亞股之最,市場風險意識升溫之際,港股流動性佳因而成為資金自風險性資產撤出的首選標的,而以匯豐等金融地產類股跌幅最甚,利豐等出口類股,以及中國海洋石油、江西銅業等原物料類股跌勢亦重。台股隨全球股市走弱,各類股周線全數收黑並以百貨貿易、水泥、紡織纖維等傳產類股領跌,金融股因傳運彩舞弊案,富邦金股價重挫拖累金融類股跌勢亦重,相對而言,電子類股因匯損疑慮減緩,股價跌幅略較金融傳產類股輕微。總計過去一周上證綜合指數下跌1.94%,香港恆生指數下跌9.16%,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下跌11.87%,台灣加權股價指數下跌6.98%。(彭博資訊統計至9/23)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