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內銀暴瀉 溫州促勿抽資引爆高利貸 @ 2011-09-30T18: Back Hot News
Keyword:溫州 企業
Concept:
央行溫州支行今年7月公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顯示,溫州民間借貸極其活躍,89%的家庭個人和59.67%的企業參與其中,規模高達1100億元。今年二季度,選擇「民間借貸」的儲戶占24.5%,首次超越「房地產投資」躍居首位。
先看一組數據,今年上半年,浙江省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同比少925.2億元。商業銀行對企業貸款利率普遍上浮了20%至30%,高的甚至達到60%。這組數據帶來的後果是,浙江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首當其沖受到了影響,一些在銀行難以貸到款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微小企業,不得不轉而求助民間借貸。溫州市經濟學會會長馬津龍說中小企業尋求民間借貸是因為正規金融渠道滿足不了他們的資本需求。
“一位企業家朋友告訴我,最近他為貸款的事急得寢食難安。他的企業被溫州市政府部門確認為成長型中小企業,為了加快發展,去年向銀行貸款1000萬元,6月底有500萬到還貸日期,銀行的領導答應讓他還貸後重新給他放貸。這位企業家通過民間借貸,還了500萬貸款,結果銀行領導客氣地告訴他:‘很抱歉,現在銀根收緊銀行已沒有貸款額度了。’企業家一下子傻了眼,民間借貸高利息,根本無法承受,且已承諾短期拆借,馬上得歸還,另外銀行的500萬很快也到還貸期限了,怎麼辦?資金鏈一旦斷裂,意味著企業就將停止運轉。”周德文講的這個事例,似乎在溫州越來越具有普遍性。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疑因資金鏈斷裂,浙江溫州市火爆的民間借貸瀕臨爆煲。繼眼鏡大王胡福林之後,東甌鞋業、祥源鋼業等二十多名溫州私營企業的老板,也被指因還債困難,選擇卷款失蹤,涉及金額或高達數十億元(人民幣,下同),當地政府近日展開金融風險檢查行動,強調要嚴厲打擊逃債行為。
近日,一份有關溫州老板的「跑路清單」在互聯網廣為流傳,在這些因無法如期還清民間高利欠款而「跑路」的老板身上,折射出的是當前中小企業的生存之艱。
目前溫州坊間傳言,在8月份跑掉20多個老板,大多牽扯到民間借貸。周曉康告訴本刊記者,除了少部分溫州老板出逃到海外,大部分老板還是在國內,躲避在上海或者北京等大城市。
這些年,由於勞動力價格和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人民幣匯率不斷提高,加上今年國家緊縮的貨幣政策,企業要從銀行獲得貸款難上加難,無奈之下被迫轉向民間借貸,進一步推高了民間借貸利率,推大了民間借貸的規模,目前,溫州民間借貸利率已經超過歷史最高值,年化利率高達180%,而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年毛利潤率不會超過10%,一般在3%—5%之間。在利潤的誘惑下,相當多企業抽出生產資金,投向民間借貸。據最近一些監管機構透露出的信息,溫州民間借貸大約達1200億的規模。民間借貸,確實為一些中小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但它的高利率給企業加大了融資成本,同時也潛伏著巨大的風險,一旦某個環節出了問題,不僅資金難歸,甚至引起突發事件,造成嚴重不良的社會影響。
據悉,今年4月以來,溫州多家知名企業倒閉,老板潛逃,如知名餐飲連鎖企業波特曼老板出逃,就欠下幾百萬元民間高利貸借款無法償還;溫州巨邦鞋業有限公司老板突然失蹤,涉及的資金約有五六千萬之巨。
28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方證實,前天溫州市再發生兩起因無力償還高利貸而跳樓的事件。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兩位企業主均為當地鞋廠老板,欠債上億。今年4月至今,溫州已有80多家企業老板失蹤、公司關門、員工討薪事件,僅9月以來,就有高達25起。目前,溫州已成立規范民間金融秩序促進經濟轉型工作領導小組,該工作組由溫州市委市政府牽頭,包括市紀委、法院、勞動保障局、金融辦、銀監會等14個部門(《經濟參考報》9月29日)。
溫州煙具行業協會會長黃發靜便對本報記者表示,有些老板深夜也會接到電話,不是供貨商便是貸款公司打來:「就是看你還在不在。」而黃偉健直言,過去當地的民間融資之所以沒規范,因為大家都是講「信」字,當資金鏈從企業老板開始斷裂,帶來的已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或資本問題,而是信心危機爆發,人心惶惶,社會不穩。
「溫州多家企業斷資金鏈,並不一定就是企業本身問題,而是民間借貸超出小范圍直接借貸,」馬津龍說,民間借貸超范圍的正常管道應該是向銀行借貸,而目前金融系統滿足不了民企借貸的需求,「銀行的資料顯示能滿足當地60%多的中小企業借貸,那麼還有30%多的中小企業就無法從正常管道獲得貸款,而溫州民間借貸市場超出1000億元,不能說他們全都是不合法,這之間就包含有很多親戚、朋友、熟人之間的借貸。」
銀行存款利率和現實市場中貸款利率的價差導致民眾不願將手中的閒散資金存進銀行。而現實中那個小企業又有強烈的資金需求,這就使得一些人或機構打著擔保公司、寄售行等旗號,做起了高利貸的生意。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在最新發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中稱,民間借貸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民營企業業主和普通家庭的閒置資金。同時,支行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溫州民間借貸規模為1200億,比去年幾乎翻了一番。在張震宇看來,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機構利率介於銀行與民間借貸之間,大力發展這些機構也是減少民間借貸、解決企業融資難的有效途徑。但事實上這些機構目前發展速度過於緩慢。此外,對於現有的變相從事高利貸業務的一些寄售行、典當行、擔保公司,也要想辦法疏導,使其浮出水面。
【新唐人2011年9月15日訊】年初至今,中國溫州起碼有超20起企業倒閉,老板「跑路」的事件發生,這股風潮正向鄰近地區蔓延。大陸經濟學者綦彥臣指出,一般企業難以從銀行借到錢,只好轉向民間借貸,而擔保公司的高利貸逼倒很多企業。
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最新公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顯示,溫州有89%的家庭個人和59.67%的企業參與民間借貸,目前溫州民間借貸規模高達1,100億元。溫州市銀行報告稱,2010年在寬松貨幣政策下,各銀行為搶奪貸款市場份額,使一些制造企業融資渠道增多,負債過重,超過了其實際承受能力,有些企業負債總額竟超過了其年產值規模。
【明報專訊】在溫州,高利貸有一個親切的稱呼,叫做「老高」。從龍頭企業的死因、企業主的出逃方式,以及星級擔保公司的盛極而衰來看,「老高」確是壓斷民企資金鏈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溫州老板在夜奔之時,還不忘絞盡腦汁,上演一出挪移大戲。
由今年4月份開始至今,溫州企業倒閉潮和老板走佬風越來越猛。本月27日溫州正得利鞋業有限公司老板沈某跳樓身亡,初步判斷沈某是由於借了民間貸款以償還銀行貸款,希望銀行繼續放貸而不成功,迫於資金壓力而跳樓。這些現象反映了中國自年初開始收緊貨幣政策後,市場流動性吃緊,市場上對融資需求旺盛而引出的問題,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資金不足使得資金供需不平衡。正規的銀行貸款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導致了民間放貸的產生,催高了民間利率。
黃偉健直言,溫州民間資金之所以充裕,與銀行過去借貸寬松有很大關系,但現在銀根收緊,企業自然沒蓋可再用。他不諱言,大家其實都是拿銀行的錢來放貸,現在企業先倒下,但這副骨牌最終還是會倒在銀行身上。
《上海證券報》引述人民銀行溫州支行的有關報告,溫州89%的家庭個人以及59.67%的企業參與民間借貸,資金規模在人民幣1100億元人民幣左右。報道引述溫州擔保行業資深人士表示,當地企業、個人相互擔保、資金拆借的情況十分普遍,往往一個倒下的企業背後可能有三家或更多的企業因為其擔保而陪綁。
“更多老板只是把企業作為一個融資平台,才讓它活著。”溫州市煙具行業協會會長黃發靜直言,當地打火機企業鼎盛時有4000多家,如今只剩110家,大都開始“多元化”了。
但如今,溫州已經不是這些產品的主要提供基地了。曾占據全國產量90%以上的溫州金屬打火機,鼎盛時有1000多家企業,如今只剩下100家左右。而在這100家中,也只有30余家的企業老板在專心經營,一些企業,已經把重心轉移到其他行業,比如房地產、礦產以及第三產業。
難以盈利是普遍現象,溫州經信委報告顯示,許多企業年前接的訂單還沒做完就已經虧損。情況稍好的行業企業還能夠全身而退、停產關門,或減產停工勉力維持,成為「僵屍」企業;本來就利薄的行業比如制鞋、不銹鋼、人造革等,更是已發生多起老板跑路的事件。
人行溫州市中心支行7月發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顯示,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目前處於階段性活躍時期,估計市場規模約1100億元,民間借貸利率也處於階段性高位,年綜合利率水平為24.4%。溫州約89%的家庭個人和59%的企業都參與了民間借貸。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