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溫州「組合拳」應對「民間借貸風波」 @ 2011-09-30T16: Back Hot News
Keyword:溫州 企業
Concept:
據東方網9月27日報導,近期,溫州頻繁曝出「老板跑路」的消息,地下金融鏈斷裂,「跑路」逃債呈現出種種亂局,很多人將此現象的來源指向「民間借貸」,而溫州大學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振華教授認為,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企業內部的問題,比如運營、投資和籌資方面,他更預測,溫州「老板跑路」現象一段時間內仍會持續。
出於對老板跑路的擔憂,有人認為以民營經濟為主導的溫州經濟可能崩盤。周德文的看法是,盡管溫州企業遇到困難,逃走50多家,停工半停工的20%,但至少80%的企業還在正常生產中。
在此之前,據記者不完全統計,4月以來溫州已見諸報端的涉嫌高利貸的「老高」跑路事件已不下10家:江南皮革董事長黃鶴逃往國外,波特曼咖啡老板嚴勤為、天石電子老板葉建樂、巨邦鞋業老板王和霞、錦潮電器老板戴列竣、耐當勞鞋材公司老板戴志雄、落之神鞋業老板吳偉華、蝶夢兒鞋廠老板黃傑等均出走,百樂家電女老板鄭珠菊攜款潛逃被警方追捕歸案。
針對部分企業資金鏈持續繃緊,不斷出現老板「跑路」的現象,溫州出台系統性的應對方案。昨天,該市政府網站發布《中共溫州市委、溫州市人民政府關於穩定規范金融秩序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要求開展企業資金鏈風險排查,「最大限度消減不穩定因素」。
日前,網絡上關於高利貸「跑路」消息頻頻傳出。8月1日,溫州巨邦鞋業公司老板王和霞失蹤。8月5日,福建建陽劉斌案爆發,擔保公司損失就超過10億元,十多家擔保公司老板外逃。9月初,溫州市龍灣區「百樂家電」女老板突然「無故失蹤」。此外,還有溫州當地江南皮革、波特曼、三旗集團、浙江天石電子等關門倒閉,位於溫州市炬園西路130號的「耐當勞鞋材廠」突然停工,位於溫州市機場大道618號的「江南皮革廠」老板黃鶴突然不知所蹤……溫州民間借貸鏈條斷裂,閩北擔保鏈鏈條崩潰,厄爾多斯拆借風險一觸即發。「溫州民間借貸『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一旦某個環節出問題,很可能導致「多米諾」效應。」業內人士評論指出。
早報訊浙江《青年時報》昨日評論說,不得不承認,從現實來看,溫州民企老板「高息借貸-資金鏈斷裂-『跑路』」的絕路,實際上又是合乎理性和邏輯的。
近日,一份有關溫州老板的「跑路清單」在互聯網廣為流傳,在這些因無法如期還清民間高利欠款而「跑路」的老板身上,折射出的是當前中小企業的生存之艱。
如今,這些創新舉措或許在溫州有付諸實踐的廣闊空間——從今年4月起,不斷有溫州的老板「跑路」,並在最近演變成高潮。有媒體報導,僅8月份溫州就有二十多名企業主「失蹤」,而9月至今也已發生信泰集團資金鏈斷裂等多起公共事件。
在浙江溫州頻頻出現企業老板「跑路」現象之際,經濟重鎮寧波也曝出有老板負債失聯。網絡上近日盛傳寧波奉化唐鷹服飾的老總失蹤並欠下巨額債款。寧波奉化市委外宣辦對此作出回應,確認唐鷹法人代表胡緒兒至今下落不明,公司負債1.5億元。7日,寧波市已成立工作組,核實該公司債權債務。
    根據我國有關規定,民間貸款的利率上限,不能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以目前的利率水平而計,大體上不到30%。但是,現在一些地方的高利貸,利率竟高達8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80%。以時下普通企業的正常經營利潤而言,哪有可能支付如此高的資金成本?但為什麼高利貸會在像溫州這樣的地方如此泛濫,乃至當地很多人都卷入其中?這就很值得深入思考了。在一般情況下,企業是不可能以超過毛利率數倍的利率來融資的,因為這樣做無異於自殺。但是,客觀上也確實有一些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了流動資金緊缺的問題,原來這是可以通過銀行貸款來解決的,但因為銀根緊縮等原因,無法通過常規途徑借到錢,為了讓生產經營持續下去,不至於出現無法按時交貨等違約行為,也就不得已硬著頭皮借了高利貸。在這里,那些超高利率實際上都是年化計算的,一般都只是短期存在。但終究還是會有一些企業,因為各種原因,或產品生產出來以後收不到貨款,或是產品尚未生產出來而資金鏈卻先斷了,眼見高利貸已根本還不上了,最後只能「跑路」。這種狀況媒體已經報道得很多了,實際上到底有多少「跑路」的民營企業主,眼下還缺乏可靠的統計。但不管怎麼說,民間高利貸的危害已不是估計,而是活生生的現實了。
今年以來,受國際國內各種因素和自身經營不善的影響,溫州部分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運行困難加大,個別企業因盲目擴張規模、借貸高利資金等原因出現企業資金鏈斷裂的現象。如今,「跑路」成為圍繞在溫州企業身邊的新名詞,僅9月22日就出現9家企業主「跑路」。有報道指出,溫州部分老板因為怕別人誤會自己也「跑路」了,手機每天24小時不敢關機。昨日下午2時許,溫州市政府針對近期溫州地區連續發生的企業主「跑路」現象,召開了「規范民間金融秩序,促進經濟轉型發展」新聞發布會。
近期浙江溫州發生多起民企老板跑路事件,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實體經濟領域部分企業資金鏈的緊繃情況以及經營環境的惡化。
現在的溫州,樓市泡沫為全國之最,各制造業紛紛銳減,紛紛參與借貸,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借貸之城」、「炒錢之都」。之前是一個個小企業老板逃跑,目前卻是越來越多的大企業老板也跑路了。
【明報專訊】在溫州,高利貸有一個親切的稱呼,叫做「老高」。從龍頭企業的死因、企業主的出逃方式,以及星級擔保公司的盛極而衰來看,「老高」確是壓斷民企資金鏈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溫州老板在夜奔之時,還不忘絞盡腦汁,上演一出挪移大戲。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指出,龍灣永強是企業主跑路的重災區,光8月就有20多起,涉及10億元以上的高利貸業者就跑了3人。在溫州民間金融史上,堪稱絕無僅有。
近日溫州老板跑路潮,導致對中國民間借貸崩盤和中小企業倒閉潮的擔憂,加上國內樓市等問題,進一步加劇了海外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以往受益於中國需求爆發式增長的國際大宗商品尤其金銀銅等的暴跌,甚至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亞洲和新興市場貨幣本月暴貶,都在醞釀一個危險的信號:就當大家盯住歐美危機之際,我們才是新一場金融危機的風暴中心。
近來,溫州地區老板接連「跑路」的現象,讓內地中小企業境況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有媒體引述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觀點稱,「情況可能比預想的還要嚴重。」
近期,溫州等地陸續傳出中小企業主不堪高利貸重負,跑路海外或自殺的消息,民間信貸出現崩盤的可能性。這讓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看到了貨幣緊縮政策退出的希望,認為政府為了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防范民間信貸風險,避免出現中小企業大量破產的現象,可能會采取刺激措施,放松銀根。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