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歐元區紓困計畫輪廓浮現 @ 2011-09-26T22: Back Hot News
Keyword:全球 歐元區
Concept:
在會上,歐盟決策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一直參與救助的IMF也陷入尷尬境地。如果全球經濟下滑,歐盟領導人無疑成了全球的「罪人」,而IMF的一切努力必將付諸東流。有媒體評論稱,IMF如果繼續救助下去,必然「成為歐盟成員國之一」,言下之意是將被歐元區債務危機拖垮。現在歐債危機正在向銀行業危機演進,上周出現的熊市已經說明歐洲金融市場經不起進一步震蕩,許多大型商業銀行已經出現資本不足現象,銀行業股價也持續暴跌。參會者表示,歐洲必須讓金融穩定基金(EFSF)融資規模超過1.7萬億英鎊才能穩住大局,很多人擔心,當歐元區核心國家無力救助時,IMF不可能單槍匹馬救助歐元區。《衛報》報導稱,IMF有意願在短期內出更多資金解決希臘違約危機。9月24日,IMF已經表示希望成員國盡快討論增加資金資源以增強對潛在風險的應對能力。
昨日,標准普爾宣布,將意大利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從A+降至A,前景展望為負面。一位銀行業內分析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市場已對於希臘、意大利等國愈來愈有免疫能力,歐債危機則越來越無解,歐元區已成為全球經濟最大的火藥桶。」
歐元區再大,也只是經濟全球大家庭中的一員。如果說區域一體化是弟弟,經濟全球化就是哥哥。弟弟有難,可以向哥哥求助。哥哥也應該幫助,因為弟弟家失火,哥哥家也會被燒及。問題在於,雖然哥哥們不斷表示願意救火,現在弟弟還不想求哥哥,甚至還認為哥哥們想趁火打劫。譬如,假如美國想救,總有一些人認為美國別有用心,因為他們總認為歐元與美元遲早要攤牌,有人甚至夢想歐元一旦宣布與黃金掛鉤(因為歐元區各國的黃金儲備的確比美國多約3000噸),就可以導致歐元的無比堅挺和美元的崩潰。再加之美國有點自顧不暇,便不會自討沒趣。又譬如,假如中國想救,就有人認為人民幣想主導歐洲,即便一個應該給的「市場經濟地位」的帽子也捨不得給,大有燒成灰燼也不給的架勢。不給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無非是歐元區某些成員想更多地攔住中國產品進入,想「肥水不流外人田」,本質上是對全球化的反動。看清楚歐元區的局限性,借助全球性的優勢化解困局,是歐元區繼續發展乃至生存的前提。
全球股市再演暴跌,歐元匯率“一瀉千點”,希臘、意大利、法國甚至德國均“麻煩”不斷,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斯塔克請辭……所有跡象都顯示歐洲危機仍在發酵。本周,歐元區國家迎來生死一周,除法國銀行業將再次接受信心考驗外,希臘第二次救援的協議也必須在本周達成。然而,值得擔憂的是,歐洲危機絲毫沒有出現緩和的跡象。
市場調查機構markit周四(9月22日)發布一項調查顯示,歐元區民間部門9月萎縮,為兩年來首見,因不斷升級的主權債務危機和全球市場動蕩令經濟成長受阻。
由於在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的援助的2560億歐元(約合3550億美元)在18個月內未能穩定市場。金融風暴已經蔓延到意大利和西班牙,以及歐洲的銀行體系。在歐債危機陰霾籠罩全球市場之時,一份對經濟學家們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5成經濟學家認為,在兩年內,至少有一個國家會退出歐元區。
鑒於歐債危機未除,加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歐洲央行昨日宣布維持1.5厘基本利率不變,行長特里謝稱歐洲央行已准備好向歐元區銀行提供所需流動性,並指出全球及歐元區經濟充滿很多不穩定因素,下行風險加大,但通脹威脅稍為紓緩。歐洲央行同日調低今明兩年歐元區經濟增長至1.6%及1.3%。歐元匯價偏軟,兌美元中段一度跌1.1%至1.3945美元。
事實上,這代表了大多數機構投資者的看法:在去年希臘危機爆發、導致歐元區重大的結構性缺陷曝光後,全球投資者已經明顯改變了對歐元區的看法。
希臘問題沒完沒了,甚至有消息驚爆希臘可能就退出歐元區進行全民投票,刺激全球股市下跌。周二(20日),繼美股收跌之後,意大利評級下調刺激亞太股市亦普遍走低,全球市場依然沉浸在一片避險浪潮之中。
另外,匯豐公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9月初值再度下滑,顯示中國制造業活動連續第三個月輕微趨弱;歐元區9月民間部門出現兩年來的首次萎縮,德國9月商業活動增長幅度為兩年多以來最低,新訂單連續第三個月下滑,凸顯在歐元區應對歐債風險的關鍵時期,德國經濟動能減弱;法國9月民間部門活動增長速度創下2009年該國擺脫衰退以來最低。歐元區整體和各國的9月PMI初值數據繼續下滑。這些數據加劇了市場對全球經濟低迷前景的擔憂,市場避險情緒再度高漲,使得美元兌主要非美貨幣大漲,日元也逆市走強。
前歐盟專員曼德爾森表示,歐元區解體或令全球經濟付出巨大代價,呼吁歐洲立法者立即采取措施來恢復市場信心。
imf表示,全球經濟風險明顯偏下行,歐元區債務危機和美國可能收緊的財政政策對經濟前景的影響非常快,若決策者未能解決經濟及財政問題,歐元區和美國在2012年可能會陷入衰退。同時強調遭遇危機的國家決策者必須堅持依靠寬松貨幣政策來修復資產負債表。
由於歐債危機愈發令全球擔憂,上周金磚國家便發出可能援助歐元區的聲音。EFSF的首席財務官弗蘭克爾(Christophe Frankel)指出:“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一些金磚國家已開始投資我們的債務。這表明我們的投資者群有了非常有趣的多樣性變化。”
歐洲聯盟經濟暨貨幣事務執行委員雷恩(Olli Rehn)14日在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表示,希臘債務違約或是退出歐元區,將對希臘、歐洲及全世界造成「重大的」社會、政治及經濟後果,不只影響希臘,也將波及歐元區成員國、其他歐洲聯盟國家及全球伙伴。
最後,許多觀察家指出,過去18個月中,德國經濟復蘇已經轉化為對歐元區的政治領導力。默克爾陷入兩難境地──國內大眾對救助的懷疑以及國際要求增加救援。考驗其領導能力的時刻到了。(本文作者系希臘智庫ELIAMEP高級研究員。文章摘編自第一財經研究院9月12日《全球智庫報告精粹》第四期)
歐債風暴擴散疑慮主導近一周歐股走勢,歐洲三大股市自上周五連兩天交易日重挫,希臘倒債風險增高,沖擊持有希臘曝險部位的歐洲銀行業,信評機構穆迪因而在本周調降法國興業銀行與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的評等。不過,隨著歐元區兩大經濟體德、法兩國一同表態支持希臘留在歐元區之內,歐洲央行也與其他全球主要四家央行聯手提供歐元區銀行美元貸款,確保此地區金融機構的資金流通性,抑止當地的信用危機,激勵股市反彈大漲。其中,由八月跌幅達20%的德股走勢最強,近一周反彈1.84%;倫敦股市與法國股市則仍收黑,同期跌幅分別為0.05%與1.30%。雖然歐元區盡力避免發生希臘倒債及退出歐元區後發生的骨牌效應,但救援的代價則不小。高負債國需緊縮財政支出以降低赤字,並減少舉債規模,不過,失去政府的支出則會讓疲軟的經濟雪上加霜,歐洲景氣也恐將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恢復。此外,義大利、西班牙皆是下一個歐債風暴的潛在危機,若此兩國的債務持續惡化,沖擊的程度勢必將遠高於已申請紓困的希臘、愛爾蘭、葡萄牙三國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整體而言,歐洲經濟疲弱不振,歐債問題目前亦僅暫時獲得緩解,長期歐股表現仍將受到壓抑,不建議此時進行搶短。
他們的憂慮來源於全球經濟不斷疲軟的相關跡象以及歐盟政治家對於另一輪希臘援助相持不下的態度。Markit周四(9月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9月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由8月份的50.7降至49.2,暗示商業活動兩年多以來首次萎縮。
由於歐元區債務危機擔憂重燃,且全球經濟憂慮亦揮之不去,美國股市周二開盤預期走低。
經濟學家魯賓尼指,要避免出現全球蕭條和金融崩潰,美英德日等需采取刺激經濟的措施,美英日瑞等央行更需進一步寬松;歐洲央行亦應考慮減息,而歐元區銀行亦要進行資本重組,以及向目前具備清償力的政府提供大規模流動性;另外,要通過債務重組來降低破產政府、家庭和金融機構的債務負擔。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