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食品安全/大陸地溝油 每年300萬噸上桌 @ 2011-09-16T06: Back Hot News
Keyword:地溝油
Concept:
「地溝油」原指各種廢棄食用油脂回收再制後,回流餐桌的統稱,包括餿水油、煎炸廢油、食品廠癈棄油脂等。按食品學院定義,所有廢棄食用油都稱地溝油,更科學地說,達不到食用油標准的食用油就是地溝油。
地溝油泛濫餐桌,香精包子堂而皇之的進入人們的視野,多家冒名「蒸功夫」包子鋪被查處,曾經「味美肉鮮」的包子不過是披著「香精「外皮的偽劣食品。
據東方今報9月15日報導,這廂“地溝油”頻頻上餐桌,市民叫苦;那廂靠“地溝油”為原料的生物柴油企業天天“喊餓”,省內一家企業處於基本停產狀態。面對此尷尬處境,昨日有生物柴油企業呼吁,政府能全程介入監管餐廚垃圾的處理過程,並希望全省推廣鄭州集中處置餐廚垃圾的做法。
油鍋里的油是黑色的,鍋旁邊的油品包裝粗劣,沒有任何生產日期和安全標識,里面盛的油顏色暗淡、渾濁,底部有塊狀沉澱物,經區質監局工作人員認定均為地溝油。在油鍋旁邊的台子上,盛放著剛剛炸好的黃花魚和小泥鰍,粗看上去跟平時擺在餐桌上的沒有什麼不同,只是顏色更為鮮亮。
公司擁有自主發明專利,利用橡膠籽、小桐籽等植物果籽油及廢棄動植物油(地溝油)為主原料,可實現75%的出油率,即每回收1000噸地溝油可產出750噸生物柴油,較好地解決了地溝油污染、重回餐桌的問題。國際上,使用地溝油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的案例並不鮮見,荷蘭皇家航空公司日前即宣布,今年9月起200架阿姆斯特丹-巴黎的航班將「喝上」從地溝油中提煉的生物燃油,江蘇省一家地溝油處理加工企業還為此出口提供了部分原料。
新華網石家莊9月10日電(記者鞏志宏、范世輝)一邊是地溝油回流餐桌問題屢禁不絕,另一邊是合法餐廚廢棄物加工企業遭遇「原料荒」,多數處於半停產狀態。記者日前走訪了解到,由於地溝油地下加工鏈條的存在,一些對餐廚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的「正規軍」面臨原料「吃不飽」的困境,業內人士認為,要解決地溝油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從源頭上控制地溝油流向,斬斷地溝油制售黑色利益鏈條。
果真沒有流向餐桌嗎 ?據一知情者曝出內幕 。雖然該窩點不直接加工、銷售食用地溝油,但其轉手賣給廣東、湖南等地,完全有可能經再次加工後,銷往全國,進入百姓餐桌。
「地溝油」上餐桌,早在1990年代就已見諸大陸報端。新華社指出,十幾年過去,盡管大陸有關部門重拳頻出,但「地溝油」 依然陰魂不散,關鍵原因在於圍繞「地溝油」形成的利益鏈未能從機制上打斷。
「地溝油」問題持續引發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不安,餐廚垃圾通過「黑作坊」加工回流餐桌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如何從源頭上杜絕「地溝油」回流餐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記者在哈爾濱采訪發現,當地正規廢油脂處理企業因搶不過「黑作坊」面臨原料困境,處於半停工狀態,這個市至少九成餐廚垃圾及廢油脂去向不明令人擔憂。
「地溝油」如今已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因為「地溝油」從外觀上和正常油並無區別,所以,即使食客再小心謹慎,只要不是每天都出入高檔餐飲場所,就難以保證不受「地溝油」之害。制造「地溝油」可以牟取暴利,即使當局三令五申,「地溝油」仍然在中國人的餐桌上陰魂不散。很多「地溝油」制造商都是把「地溝油」銷到外地,因為和當地的官方有勾結,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很難被發現。
中廣網昆明8月26日消息(記者李健飛)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地溝油流回餐桌危害公共食品安全,黑作坊經營下屢禁不止。而在昆明,一家以地溝油為原料生產達標生物柴油的企業卻處於困難境地。該企業生產的生物柴油每噸低於市價千元仍難尋銷路。
《通知》強調,餐飲企業要加強采購管理,建立合格供應商管理制度,嚴把餐飲服務入口安全關。加強原材料使用管理,嚴防不合格食材上餐桌,並提出“3個嚴禁”:嚴禁使用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原料;嚴禁使用地溝油等餐廚廢棄油脂;嚴禁火鍋類餐飲企業使用不符合規定的食用油和添加劑,嚴格按照規定控制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量。
公安部破獲的這起特大利用潲水油制售食用油案件,不僅是官方首次證實了潲水油流向餐桌,更首次向大小制售窩點宣告,生產銷售潲水油已經不再是可以睜只眼閉只眼的事情,而是著重嚴打的違法犯罪事件。三鹿事件後,有關部門終於打算追究違法犯罪了。原三鹿集團董事長田文華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判處無期徒刑。那麼,對於同樣罪行的地溝油呢?顯然,我們需要更有力的法律懲處手段。但是,要從根本上防止潲水油回流餐桌,只能從食品安全如今所面對的困局談起。歸根結底,小小地溝油之所以成為治理難題,凸顯的正是政府餐飲食品監管中的無效和縫隙。
新華視點:地溝油是如何流向餐桌的?
大陸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浮現,警方在浙江、山東和河南等地,破獲一起利用「地溝油」為原料,假冒「食用油」販售消費者,大量黑心油已流向餐桌,甚至被消費者吃下肚。為了避免黑心油被發現,不法商人除擁有整套生產、銷售方式,還有反偵查措施及規章制度。
新華網福州8月28日電(記者來建強)目前,各地仍在為「地溝油」回流餐桌傷透腦筋,而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福建龍巖卓越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利用自主研發的新技術和連續自動生產設備,從1噸「地溝油」中提煉出980公斤的清潔液體燃料——生物柴油。
此次整治以城市(鎮)、礦區、旅游景區等餐飲業集中地為重點地區,以學校食堂、企事業單位食堂、工地食堂、小餐館和火鍋店等為重點單位,依法從嚴查處從非法渠道購進食用油、使用「地溝油」加工食品以及重復使用餐桌廢棄油脂的行為。
年初,王承明受訪談如何將地溝油變廢為寶,采訪內容作為提案提交全國「兩會」。當時,他提出過幾條建議,一是完善和更新食用油系列標准,從而杜絕地溝油回流到餐桌。另外,建立地溝油標准,從而為重罰餐館將地溝油當作食用油提供依據。政府執法,要嚴懲銷售和餐館使用地溝油,強制餐館處理地溝油,經營地溝油回收業務的企業要記錄在案,建立追溯和相應的一整套管理制度。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