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國統局:首季內房行業GDP按年跌5.4% 住宿及餐飲業增7.3% @ 2024-04-18T04: Back Hot News
Keyword:經濟 中國 增長 首季 預期
Concept:中國經濟首季增長
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的2024年中國經濟首季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29629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比2023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6%。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國民經濟總體上延續了去年以來回升向好態勢,市場經營主體信心持續提升。盛來運稱,5.3%的增速高於很多人預期,但符合實際。一季度中國經濟持續回升、開局良好,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較好基礎。有學者表示,中國經濟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培育,成為中國經濟數據最新季報的主要特征。
「中國經濟每多增長1%,與中國有聯系的經濟體就會多增長0.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巴奈特表示,今年全球經濟預計增長3.1%,在這一背景下,中國經濟仍是拉動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
統計局表示,首季經濟開局良好,積極因素累積增多,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較好基礎,但亦要看到,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經濟穩定向好基礎尚不牢固。下階段要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趨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將2024年的GDP增長目標定在5%左右。而稍早前,基於中國1月和2月系列經濟向好數據,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外資金融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一季度乃至全年經濟增速的預測。其中,高盛將中國2024年全年GDP增速預測從前值的4.8%上修至5.0%;花旗集團將今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從原來的4.6%上調至5%;摩根士丹利將中國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從4.2%上調至4.8%。此外,亞洲開發銀行4月11日發表報告,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4.8%,高於該行12月時預測的4.5%。
中國官方4月16日公布第一季的經濟增速同比增長5.3%,優於外界預期,官方說這代表中國經濟今年開局良好,尤其規模以上工業年增長6%,最為亮眼。不過,尷尬的是,中國股市同日卻大跌,超過700支股票跌停,觀察人士分析,這是市場對官方經濟數據投下的不信任票。
據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 4月16日,中國經濟2024年首季報出爐。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5%,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4%……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較快、質效向好,實現良好開局。但嚴峻復雜形勢下,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等問題仍然存在,還需進一步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高盛報告稱,中國制造業數據表明,中國經濟正在上升向好。與中國制造業的強勁增長相一致,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電 (記者 夏賓)中國一季度經濟成績單已出爐,GDP(國內生產總值)實現5.3%的同比增長。中新社記者17日了解到,德意志銀行將中國2024年全年GDP增長預測上調5.2%,其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熊奕認為,中國一季度GDP增長超預期。
盛來運在發布會上稱:“下階段,中國仍處於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一些企業要進行轉型升級,所以大家要承受轉型的一些陣痛。由於傳統產業調整,新動能培育,出現一些經濟增長波動是很正常的,但是發展質量是在持續提升,高質量發展不斷進步,這才是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基本面。”
星展(香港)將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從4.5%上調至5%,經濟研究部高級經濟師周洪禮指,由於美國需求持續強勁,加上中國人民幣偏軟,出口貨運量表現出強韌性,加上全球科技產品周期回升帶動出口復蘇,均驅使該行調高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路透社星期四(4月11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盡管中國經濟近來出現某些穩定跡象,但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同比很可能僅為4.6%,這也是一年來最低的數據。因此,中國的決策者們持續面臨出台更多經濟刺激方案的壓力。
路透綜合約40家機構的測算中值顯示,市場預期內地今年首季經濟按年增長4.6%,第2季受惠基數效應而有望加快至5%,但下半年或再放緩至4.7%。受訪機構認為,內需不足仍是經濟面臨的重大挑戰。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29629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6%。如何看待一季度的經濟數據?釋放了哪些信號?新華網思客邀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深度解析。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今年以來,中國市場銷售持續恢復,服務消費較快增長,與此同時,部分商品消費增速放緩,居民消費價格低位運行,個別外媒片面渲染所謂「中國消費恢復乏力」「中國消費失去潛力」,甚至惡意鼓噪中國消費主引擎「熄火」。
《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表示,今年前三個月中國經濟增速加快。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政府大力推動制造業發展的舉措。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二表示,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3%。這高於中國2023年最後一個季度5.2%的同比增速,也符合中國政府今年5%左右的官方增長目標。
路透社早前展開調查後預測,中國經濟將從去年第四季的同比增長5.2%,放緩至今年首季的增長4.6%。中國經濟去年取得5.2%的全年增長。彭博社早前對經濟師展開調查後所得出的中值估計為4.8%。
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3月新建商品住宅售價降幅為近九年最大。分析認為,中國房地產風險仍在出清中,但中國第一季經濟增長優於預期,可能會讓北京堅定通過轉換增長模式,逐步擺脫房地產對經濟的拖累。中國國家統計局星期二(4月16日)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中國3月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和3.4%,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9和0.7個百分點。路透社根據統計局的數據計算得出,中國3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下降2.2%,為2015年8月以來的最大降幅。房地產投資也大幅下降。今年第一季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5
「中國經濟今年首季增長5.3%超出預期」,在中國經濟一季度宏觀數據發布之後,新加坡《聯合早報》隨即以此為題進行了報道。
2023年4月1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GDP為28499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5%,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1575億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07947億元,同比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165475億元,同比增長5.4%。
首季經濟畫面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來自表現強勁的制造業。制造業是我國經濟命脈所系,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5%,比上年四季度加快2.6個百分點,這反映出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增長明顯的產品包括充電樁、3D打印設備、電子元件產品,其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1.7%、40.6%、39.5%,這些產品的高技術也帶來高附加值,意味著制造業不斷向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上游攀登。由於對高技術制造業前景看好,資金也在不斷流入這一領域,首季對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42.7%、11.8%,這為未來這些領域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今年首季,五大險企保費增速延續分化,保費收入增速「三升兩降」。其中,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3376億元,同比增長3.2%;中國人保實現保費收入2530.31億元,同比增長1.3%;中國平安實現保費收入2644.22億元,同比增長1.6%;中國太保實現保費收入1541.77億元,同比下降0.2%;新華保險實現保費收入571.93億元,同比下降11.7%。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4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